专访崔洪建|俄罗斯与西方接下来的制裁大战,也将是“战争级”博弈

2022-03-01 09:53:55 | 来源: | 参与: 0 | 作者:王慧

观察者网:联合国安理会25日就美国、阿尔巴尼亚提交的关于乌克兰局势的决议草案进行投票。由于俄罗斯投下否决票,决议草案未能通过。这个决议投票的结果将对乌克兰问题产生哪些影响?

崔洪建:这次联合国安理会的投票内容很简单,就是要针对俄罗斯采取的军事行动表态,提案内容是要求联合国“谴责俄罗斯入侵并采取行动”。

根据现有的安理会投票程序,投票结果是提前注定的:俄罗斯作为“受谴责”的当事一方,肯定会动用其一票否决权来反对提案,决议肯定无法通过。

但投票过程和结果又是重要和有意义的。

一方面它体现了联合国作为多边主义的核心存在、安理会作为处理国际安全问题的主要机制,必须对俄乌冲突这样重大的国际和地区安全问题表态。因此无论投票结果如何,这个票是一定要投的。

另一方面,联合国作为重要的国际讲坛,在讨论决议和投票的过程中各国可以自由发表观点,各种立场之间的相互碰撞可以体现出角度和关切的不同,也能大致看出国际舆论的基本走向。

\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瓦西里·涅边贾 图自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公众号

此外投票结果也是有意义的,俄罗斯无疑会投否决票,因此大家就会关注投赞成和弃权票的情况,从中判断国际社会的基本态度。我想主要讨论一下中国投弃权票的含义。

中国投弃权票完整地表明了中方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的一贯立场,即中方首先强调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这是联合国存在的根基,联合国由众多国家组成,如果连组成联合国单元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得不到保证,那么联合国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中方的态度非常明确。

另一方面,中方不仅坚持原则,而且又进一步深入实际,提出要从复杂历史因素和历史经纬的角度看待当前局势的成因和背景。这说明中方在俄乌问题上没有只是停留在嘴上喊口号,喊一句“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很容易,各国都可以做也应该做,但光喊口号于事无补。

如果中国要在化解冲突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就必须呼吁国际社会去历史背景中弄清复杂因素,因为只有搞清楚历史因素和历史经纬,才能找到解决当前问题的钥匙,否则就是在那里兜圈子、说空话,没有用。

中国不是乌克兰问题的直接当事方,但却是重要的利益攸关方。投弃权票表明中方对俄乌冲突有自己的独立判断。我们既坚持联合国的宪章、宗旨和原则,又希望从问题的真正症结入手劝和促谈,为化解冲突发挥作用。

如果安理会只是通过决议对当事一方加以谴责和施压,对缓解事态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因此中方的投票立场体现了负责任的态度,即不把问题一味地归咎于某一方进而施压,也不把问题一味地上升到“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上去敷衍,因为我们知道这不是一种务实解决问题的应有态度。

观察者网: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发动之后,美国和北约的一系列反应显得无力且滞后。这是否可以说明美国和俄罗斯在战略上缺乏对俄罗斯、对普京的了解,因此对俄罗斯的突然行动准备不足?

崔洪建:在俄罗斯发动军事行动以后,它与西方的博弈转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与西方此前提出的对俄“威慑+外交”双轨策略不同,接下来将是以“威慑+制裁”手段为主,外交空间已经很小了。相对于俄方的主动和强势,美国和北约的反应相对滞后,似乎慢半拍,我觉得这里有两个原因:

一是俄罗斯在欧洲是以寡敌众的态势,在博弈中必须把握主动和先机。我们看到,无论是安全保障谈判问题,还是对乌东两地的承认问题,还是展开军事行动,俄罗斯都是在下先手棋。而美国和北约需要不断地跟踪并判断俄方动向,同时还需要不断地协调内部各种分歧,因此显得反应滞后。

二是不排除这是美国和北约愿意呈现出来的一种场景。在俄罗斯和西方有关北约性质的争论中,俄罗斯一再强调北约是一个“扩张性进攻性的军事集团”,目标就是把俄逼到墙角并分化肢解。但美国和北约一再辩称北约只是一个“防御性的军事联盟”,并且不对俄罗斯构成“直接、紧迫的安全威胁”。因此在双方博弈过程中,如果呈现出俄罗斯“急迫进攻”、北约“被动防御”的状态,美国和北约就可以“用事实说话”,来向国际社会证明其“防御性”,让俄罗斯有关“北约进攻性”的说法“不攻自破”。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觉得可能接下来俄罗斯得更当心。如果一轮急攻下来可以解决掉乌克兰加入北约的紧迫问题,但未来在战略层面可能会面对更多不利因素。美国和北约正在玩弄将计就计、欲擒故纵的手法,将博弈结局朝着不利于俄罗斯的方向去引导和塑造。

\

正在加载

精彩阅读

-->